从历史角度说说,为什么朝鲜半岛盛产刺客
众所周知,马来西亚警方的能力令人质疑,这也是一些人选择在马来西亚第二机场刺杀金正男的原因。他可能认为马来西亚的社会管理存在漏洞。但金正男被刺杀后确实激怒了马来西亚官方,政府显然在着力调查此案。最新的报道显示,两名疑犯分别为朝鲜驻马使馆工作人员和朝鲜航空公司的职员。
关于此事件,真相还需进一步揭晓。
这件事引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:朝鲜半岛的刺客传统。
朝鲜半岛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确实盛产刺客。刺客是一种古老的现象,历史上也有不少正面的形象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专门为他们写了《刺客列传》,包括荆轲、聂政、豫让、专诸、曹沫等。然而,到了近现代,较为文明且注重规则的国家对于使用刺客这一手段变得谨慎,认为这种方式显得不光彩。
然而,对于一些力量不足以与大型政治势力正面对抗的团体或另类国家,派遣刺客暗杀重要敌人,仍然是一种可选方案。
例如,从安重根到尹奉吉:韩国刺客的爱国表达。
1933年,韩国国父金九在流亡中国,担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时,他曾在南京中央陆军学校会见蒋介石,并请求国民政府支持刺客训练,以刺杀日本的重要人物,金九希望对抗中韩两国的共同敌人——日本。
蒋介石曾说:“你刺杀了一个天皇,还会有一个新天皇;你刺杀了一个日本大将,还会有一个新大将。我们应该培养军事人才,训练部队与敌人正面交锋。”这反映了大国领导人的长远视野。值得一提的是,早期的蒋介石也曾作为刺客,对陈其美的刺杀被视为他加入反对派的证明。
对于大韩民国来说,身处中、俄、日本三个大国之间,它经历了漫长的屈辱历史。因此,近现代以来,韩国人民和政治团体在绝望之际,更容易采取刺杀的方式来表达抗争。
近现代朝鲜半岛的刺客历史可以从安重根开始谈起。
安重根是韩国一个较为显赫的“两班”贵族后裔,他决心刺杀侵略韩国的元凶、曾任韩国统监的伊藤博文。1909年10月,安重根得知伊藤博文将访问哈尔滨后,于当月22日抵达哈尔滨火车站,组成“别动队”,等待伊藤的到来。
1909年10月26日,安重根换上旧西服,带枪前往哈尔滨站。尽管戒备严密,安重根依然混入了候车室。9:30时,距离伊藤博文5米的时候,他拔枪射击,最终导致伊藤重伤不治。安重根随后被捕,并在日本的审判中撰写了:“天地翻覆,义士慨叹;大厦将倾,一木难支。”这样无法改变历史进程的绝望感。
1932年4月29日,韩国志士尹奉吉在上海通过炸弹刺杀日本重要军政人物,这几乎是对安重根行动的翻版。这一天正值日本天皇的生日,尹奉吉制造的炸弹造成重大伤亡,而尹奉吉最终也被捕。
刺杀并未改变历史进程,随着时间推移,刺杀成为韩国在与强敌斗争中的重要抗争方式。但在内部争端时,刺杀同样被使用。
金九组织刺杀日本大将后,最终也被内部政敌所杀。在韩国和平独立期间,金九也曾经历数次刺杀,而朴正熙总统更是在面对外敌和内部威胁中都曾多次遭受攻击,最终被自己人刺杀。
今天的话题回归蒋介石对金九的忠告,刺杀天皇或大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进程。对于朝鲜半岛的民族来说,刺杀不过是表达不愿屈服的方式,而真正的独立则依靠外部力量的胜利。
在现代文明社会,刺杀已愈发无力改变局势。历史的洪流将继续向前推进,而刺杀行为或许仍将存在于人类历史的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