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区两位榜首球队的较量再次引发关注,上一次交手是在1月9日,当时米切尔表现不佳,16投仅3中,而骑士双塔合计拿下46分、21个篮板和13次助攻,最终在最后2分钟凭借一波5-0反超对手。而此次比赛中,米切尔依然状态低迷,仅15投3中;骑士双塔则总共只得到了18分10个篮板。雷霆队此役曾领先42分,并且上半场便将联盟第一的骑士压制到极限。
通过这两场巅峰对决,可以明显看出:本轮比赛雷霆虽然缺少哈尔滕施泰因和霍姆格伦,但他们却成功削弱了骑士双塔的影响力。在上一场较量中,哈尔滕施泰因参与夹击米切尔与加兰,使得双塔能够轻松打破防线。然而,此役雷霆采取了新的战术,由杰林-威廉姆斯、卡尔森及肯里奇-威廉姆斯三名内线球员轮番进行包夹,让“双塔”难以发挥。同时,他们也利用快速转换进攻奠定了比赛基调——改变防守策略,不给“双塔”任何机会,从而导致骑士惨败。
多特、亚历山大、华莱士以及杰伦·威廉姆斯组成的换防链条几乎成为所有持球后卫梦魇。在前一次交锋时,“双枪”联手砍下29分,本场则只有28分,这并非偶然。他们如同牛皮糖般紧贴着对方,让其无法自由发挥。雷霆在过去两战展示出了不同形式的顶级防守,无论是围堵还是灵活应变,都展现出强硬铁血的一面,其坚固程度令人望而生畏。
亚历山大在双方上次碰撞中的31积分数让人印象深刻,而本场他更进一步,上半场就狂轰26点,全局结束以40分快速飙升,再度无情地单挑起整个骑士阵营。这使得对于“单兵作战”的干扰显得微不足道,只能寄希望于试图限制他的外部射程。但即便如此,多特与卡鲁索二人的三分命中率高达73%,带领团队呈现近乎“无敌”的气势。
尽管由于伤病问题,两队都出现了一些人员调整:206公寸身材的杰林·威廉姆斯担任首发五号位,而196公寸高度的小型四号位置由另一名杰伦·威廉姆斯占据,相比之下騎土雙座阿倫與莫布里的211公尺優勢顯著。然而,在此前面对哈登等巨星的时候,我们看到的是如何用智慧去弥补身体上的劣势。本赛季教练戴格诺特针对性的调整策略,将原有被动转为主动,通过适当放空来加强协同,一旦琼瑶传递至禁区,即可实施集体包夹,高效消除了高度差距所造成的问题。从开局阶段抢回5个进攻篮板,到之后19分钟内再丢两个,可见这种新思路成效显著。
然而,对于拥有众多短处的大部分角色而言,要想遏制住亚历山大的个人能力仍存在困难。一方面,他自身实力毋庸置疑;另一方面,则暴露出了克利夫兰整体体系造构的不完善性。如若继续沿袭传统方式,很可能会沦落入篮球盛宴后的清淡境遇。因此,为了解决这一困局,騎壘选择使用“三二联防”,旨在抵御来自各方突击。不过,就算这样做,也未必能完全抑制相互之间产生优势关系,更何况作为火力输出核心之一,加兰确实属于偏软的位置选项,被频繁锁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。不幸的是,对抗过程中已知信息显示,有关该方案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,因此结尾结果自然不会太美好。“